来自贵州的贫困大学生徐峰对记者说:“我们全班共12名男生,除2人考上研究生外,剩下男生都购买西装、皮鞋、领带平均花费700元。”他说他的求职成本总计1130元,其中包括500元的置装费。这项花费几乎成为他大学四年最大的一笔开销。 近年来,大学生为就业支付的成本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而上升。社会关系少、经济能力弱的贫困大学生在求职压力下,不得不与其他同学一样支付上千元的求职成本。 求职成本等于三个月的生活费 蔡华是重庆工商大学商务策划学院应届毕业生,大学四年,他三年申请到助学贷款共计1.35万元,平常他在校生活费每月300元左右。从2006年11月底起他找工作,简历、交通费、通讯费等求职成本保守估计有1000多元,相当于他平时三个月的生活费,这其中,有父母东拼西凑寄来的300元。他告诉记者,自己先后去5家用人单位面试,其中一家单位面试三次,路费、电话费自然高。蔡华说,由于没有购买西装,和班里其他男生比,自己的求职成本最低。 西南大学招生就业处对本校贫困毕业生进行的一项调研表明,贫困大学生求职成本平均在1000元左右,是普通学生的一半,但相对贫困学生家庭收入和经济现状,1000元求职成本已成为贫困学生的负担。贫困大学生的求职成本包括:交通费、通讯费、住宿费;制作求职简历费用;求职考试费;置装费用和招聘会门票费等,其中置装费、求职考试费占比较大。一些贫困大学生反映,由于经济实力有限,他们一踏入就业市场便处于劣势。 “对于工科学生来说,重庆大学双选会签约率最高,从去年起,重庆大学双选会门票一张在我校被‘炒’到一百元!”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高霞说,一些同学为了找工作,不但花高价购买门票,还在重庆大学附近合租民房。高霞说,家庭条件较好的女同学花费几千元,又是美容、又是烫发,还购买价格不菲的职业装,在用人单位面前光彩照人;贫困女大学生只能穿着20多元钱购买的外衣,相比之下显得寒酸一些。 部分用人单位“逼”贫困大学生支付求职成本 招生就业部门认为,一些基层人事部门强加给毕业生的考试费是贫困大学生最不应该支付、却不得不支出的成本。 一位高校招生就业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07年开始,重庆区县人事部门新增加了“考试费”100元至150元。他举例说,如果一名师范专业贫困学生同时到分属南岸区、涪陵区和巫山县的三所中学求职,在接受学校笔试、面试、试讲外,还要分别参加三个区县人事部门组织的心理学和教育学考试,交纳考试费至少300元。此外,一些人事部门推出指定的复习资料,且互不通用,学生还需要花一百多元购买三套复习资料。“我们多次呼吁要求取消考试费或对贫困毕业生给予减免,但目前未有回音”,这位负责人说。 部分用人单位“以貌取人”给贫困大学生带来压力。对此,蔡华有“切肤之痛”。蔡华说,去年11月份,学校召开双选会,自己充满信心到重庆一家企业投简历,招聘人员看他一眼说:“你能不能穿套像样的西装再来?”当着同学的面,蔡华很尴尬。他说,一些经济困难的女生被迫办理了可以透支的信用卡或借钱购买化妆品和服装,以期找到好的职位。 多方携手为贫困大学生“减负” 国家出台“奖、贷、勤、补、免”等各项优惠措施,解决贫困大学生在高校期间的经济困难,这是我国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但贫困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女大学生毕业时,却不得不重新面对一个不公平的就业环境。”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邓卓明对记者说。 为此,部分贫困大学生和高校教育工作者建议,通过政府协调,用人单位、高校及交通部门联合出台优惠措施的方式,解决贫困大学生求职成本较高的问题。 西南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张斌认为,高校就业部门应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推荐和服务。西南大学为贫困大学生免费提供铜版纸简历封面,简历打印、复印服务,为2007年毕业的1000多名贫困大学生节省求职成本近万元;学校还建立了贫困大学生重点推荐制度,动员厦门市教育局、广东中山市教育局等用人单位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 部分贫困大学生认为,为使贫困毕业生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学生可凭借高校出具的“贫困毕业生求职”证明,减半或免交各级事业单位、人事部门组织招聘的考试费;购买半价硬座火车票跨省参加招聘会、报考公务员等。(涉及贫困大学生,全部使用化名)